UX 設計的面貌正在發生改變。幾年前,產品設計的決策通常是根據設計師的需求與直覺來推行,而今天,用戶所提供的反饋信息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通過分析來決定規則的今天,數據是驅動設計的核心因素??梢哉f,如今的產品開發流程中,數據是基石,它能夠讓開發更清晰地梳理出優先級,提升整體體驗,提升用戶滿意度。
為了跟上時代,設計同樣需要借助數據作為參考。
喬布斯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著名的言論:“焦點小組設計產品是如此的簡單。很多時候人們并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直到你向他們展示出來?!?
如果遵循這一思路,產品研發只需要招聘一組頂級設計師就能完成所有的產品決策了。但是這樣存在幾個現實可見的問題。作為一名創新者和發明家,喬布斯的這一思路在強大的技術支持和頂尖的設計開發團隊下,可以創造革命性的產品,但是這并不貼合絕大多數的普通產品的研發環境,對于絕大多數的設計師而言,他們所面對的是對于當前產品有著相當了解、已經具備固有使用習慣的普通用戶。
其次,即使雇傭了世界上最頂尖的設計師,他也無法準確預測用戶的想法和需求,設計師畢竟不是用戶(當然,為設計師開發的工具除外?。?。我們必須承認,設計師和用戶之間的知識結構、思維、視角、關注點都有著巨大的差異,即使具備同理心,同樣需要有足夠的測試和數據支撐的情況下,才能準確判斷用戶想要什么。
設計師的解決方案從來都不是憑空而來。設計人員需要同用戶互動來借以洞悉需求,制定可靠的用戶體驗方案。而數據,是驅動設計的途徑。
數據驅動設計聽起來很高大上,甚至有些玄乎。但是實際上,概念很簡單,讓數據作為設計決策的依據。借助數據,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會更容易被理解、結構和使用。
常見的數據可以分為兩類:定量數據和定性數據:
比如 Google Analytics 會告訴你有多少人訪問了你的網站,這些用戶來自于哪些地方,以什么樣的方式訪問,以及他們進行了哪些操作。但是,這些數據并沒有告訴你為什么。為什么一些用戶會傾向于訪問頁面A,更喜歡使用控件B?為什么內容C更吸引這一部分用戶,而表單D的填寫比例很低?為什么是很重要的,它關乎用戶邏輯的奧秘。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獲得定量數據,然后又轉向定性數據。
當然不是!事實上,任何設計決策都不應該只由一種類型數據來作為支撐,定性和定量的數據結合起來使用,才能讓你更了解產品的使用模式。定量數據告訴你當前的狀態,定性數據為你揭示原因。定量數據幫你了解產品的實際運用狀況,而對于未被使用到的功能,則需要通過用戶的定性反饋來了解。這樣一來,在數據支撐下發現問題,提出假設然后找到解決方案。
從數據到設計,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整合、解讀、分析和轉化。想要更有意義地使用數據來驅動設計,我們需要將兩者合理地連接起來,從而最終得以洞悉需求,看清問題。
數據驅動的設計策略,通常是基于下面的3個因素的:
基于數據的設計策略當然需要數據。但是數據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解讀賦予數據以意義。為了創造有意義的用戶體驗,分析數據將原始的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才能讓它們服務于設計。
正如同《數據驅動設計的6個迷思》這篇文章所說,如果你想用數據來驅動設計,那么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運用它們:
除此之外,還要能快速判斷能用來分析的數據。下面的準則應該對你有幫助:
共情(Empathy)對于設計師有多重要,想必我已經在上一篇文章《想讓設計更走心?你得學會用共情來驅動設計》中有過詳細的說明。你的產品最終是要交付給用戶的,能否站在用戶的角度來看待需求,解決問題,決定了你的產品能走多遠,影響著它的核心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搜集的數據,都是是人所產生的,數據是人活動的痕跡,所以數據本身就傳遞著關于人的真實含義:
當我們理解了用戶的想法,自然能夠創造出更加適合用戶的產品。特斯拉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就很好地運用了“共情”這一利器。特斯拉將他們的技術和積累,以一種新鮮有趣的方式打包起來,但是有不讓用戶感到陌生。Model S 背后的設計意圖就很明確,創建一個“奇怪的”產品:一輛讓人覺得很貼近傳統汽車體驗的全新的電動汽車,打破了陌生感,又集合了最新的技術,熟悉而又新穎。
當我們懷著創新的想法借助數據來做設計的時候,數據是用來輔助我們做決策的,但是千萬不要讓數據作為唯一的參考,別讓它左右我們的奮斗目標。純靠數據來推動設計,所存在的問題非常大。首先,你所倚靠的數據是基于你所構建的內容,而所獲得的數據通常是基于你當前的受眾和已有的產品設計模式??紤]到這一點,搜集的數據實際上只能是影響決策的因素中的一小部分。其次,數據和共情始終都是手段,作為設計師的你才是擁有目標、提供判定標準的決策者,產品的意義是你所賦予的,也就是說,你的愿景也是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產品會沿著你愿景的方向前進,作為工具的數據和作為手段的共情則為產品提供動力與支撐,幫你達成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決策,在錯誤和反饋里面不斷學習完善。
任何產品的設計團隊如果僅僅只是依賴一部分因素做決策,最終的產品都很容易跑偏,這種狀態下的“優化”有時候很可能是負優化。和現實生活中中的一切一樣,設計和設計決策都是需要平衡的。在今天,良好的設計離不開數據的支持,共情的優化,愿景的指引。所以,你需要在三者之間找到平衡。
原文地址:Medium
原文作者:Nick Babich
優設譯文:@陳子木
想擁有屬于自己的精彩網站VI設計嗎?想讓你的網站被更多人知道嗎?
請聯系衍藝廣告。
網站建設+VI設計+平面設計+品牌包裝+手機網站+網絡營銷;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到??!
CASE STUDY
沁馨硅藻泥
CASE STUDY
藍印國際
CASE STUDY
小茶園
CASE STUDY
聞道
CASE STUDY
雅莊裝飾
CASE STUDY
嘉德利
CASE STUDY
國際物聯港
CASE STUDY
博宇光電
CASE STUDY
智迅創源
CASE STUDY
佛圣堂
Address: Building No. 7,"Made in Hanyang"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Park,Turtle nRd.,
Hanyang,430050 Wuhan,P.R.China
版權所有 ? 2008-2023 衍藝廣告有限公司
武漢品牌設計
ICP備12004571號